12月7日,由集美大学主办,《财政研究》《财政科学》编辑部、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集美大学地方财政绩效研究中心承办的“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学术研讨会在福建厦门成功召开。本次会议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探讨如何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

参加研讨会开幕式的全体领导、嘉宾合影
山东大学原校长、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樊丽明教授、浙江财经大学原校长钟晓敏教授、广东财经大学校长于海峰教授、云南财经大学校长王敏教授、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邢丽研究员、安徽财经大学副校长储德银教授等知名学者作主旨报告。主旨报告由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刊物编辑部主任陈龙研究员和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副校长赵楠教授主持。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院长杨得前教授主持开幕式。

集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谢潮添教授致辞
集美大学校长谢潮添教授在致辞中介绍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最新要求,集美大学财经学院的百年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就,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对集美大学,特别是对集美大学财经学院的殷切关怀与重要嘱托,希望此次研讨会能够为更好推动高质量发展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建言献策。

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傅志华研究员致辞
中国财政学会副秘书长傅志华研究员在致辞中在致辞中介绍了财政科学研究院和《财政研究》《财政科学》两刊的发展情况,希望与会嘉宾能够畅所欲言,碰撞出思想火花,讲好中国故事,并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山东大学原校长、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樊丽明教授作主旨演讲
专家们围绕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与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建设、构建多源异构高质量财经数据库、绿色财政、减税激励和营商环境如何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健全现代预算制度方面,与会专家认为健全现代预算制度的总体思路在于,从国家发展(增强硬实力)和国家治理(增强软实力)两个重要维度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在我国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方面,与会专家认为我国宏观经济存在有效需求不足和需求结构失衡的问题,而破解当前困难的关键在于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在建设与新业态相适应的税收制度方面,与会专家认为应当聚焦税收法定,健全税收法律体系,奠定坚实治理基础;应当聚焦税收公平,促进社会和谐与福祉提升;应当聚焦税收效率,实现税收征管技术与效能的双重飞跃。在构建多源异构高质量财经数据库方面,与会专家提出要利用现代技术逐步构建大数据时代的高质量财经数据库,并指出数智时代对财经学科来说意味着新的更大的机遇。在绿色财政方面,与会专家认为,绿色财政通过提供绿色税收、绿色补贴等财政支持政策措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此外,绿色财政与绿色金融、产业政策、规制政策等相互协调,共同为绿色生产力发展赋能。在减税激励和营商环境如何影响企业新质生产力方面,与会专家认为不同类型的减税政策激励叠加营商环境优化,对促进企业新质生产力水平提升均具有显著的政策协同效应。
本次会议由《财政研究》《财政科学》编辑部、集美大学财经学院、集美大学地方财政绩效研究中心承办,来自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近400余名师生参加了会议。
(文/图:黄维盛 编辑:邹景宇)